美妞們,上午好。
最近關于“六個錢包買房”的討論很火。這是我國的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在某個節目上發表的言論。
節目中,有觀眾提問,買房好還是租房好?樊綱的回答是,如果你工作比較穩定、而且要結婚,這六個錢包都起作用的話,還是買房好。
此番言論一出,戳中了很多年輕人的心,部分人認為現在房價太高,新聞資訊,買套房竟然要掏空雙方父母、爺爺奶奶、姥姥爺爺三代人“六個錢包”的積蓄!這樣做值得么?和大家分享財蜜@規劃君的觀點。
“六個錢包”買房的事情,估計大家已經聽說了。
所謂的“六個錢包”就是丈夫的父母、爺爺奶奶、姥姥姥爺;加上你妻子的父母、爺爺奶奶、姥姥姥爺一共是六個錢包。
說實話,聽到這種論調,我也是虎軀一震,趕緊去找了對應的視頻看了下,發現其實樊綱舉“六個錢包”的例子只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——大家要利用好按揭貸款的機制,運用合理的杠桿去買房。
如果集全家之力連首付也付不起,自己也還不起月供,那就先租房,別著急“上車”。
工資增長沒有房價快
樊綱的言論背后有兩個基本事實:第一,房子總價高,推出按揭貸款買房的政策就是為了讓大家用好杠桿,以小博大;第二,工資的增長沒有房價快,努努力先上車再說。
下圖是我從網上找到的北上廣深07-15年房價增長率(藍線)與當地社平工資增長率(黃線)的對比。
像素有點渣,大家直接看走勢即可,藍線明顯在黃線之上。
其實不用看數據,生活中很容易感受到。從08年到18年,規劃君所在的區域房價至少增長了8倍以上,平均年漲幅23%,可是工資增幅平均下來頂多15%。
你可以算算自己的情況,估計都不樂觀。或許前一秒,我們還在暢談工作、理想、創業,揮斥方遒,糞土當年萬戶侯,可一提房價與買房,秒慫!
向家人借錢買房不算啃老
我國現在的經濟發展階段,造成了一個嚴峻的事實就是:憑一己之力很難買房。如果我們在房價相對較低、踮踮腳稍微能夠得著的時候,適當向父母借錢買房,是利大于弊的。
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。
朋友A在08年就買房了,自己攢了10萬,雙方父母贊助了40萬,剩下的全部貸款。5年之后把父母贊助的錢全還了。如朋友A所說,如果兩年后再買房,估計壓力就大多了。
朋友B是12年買的房,也是靠父母贊助,不過由于雙方家庭經濟能力有限,只買了一套50平米的小房子。然后在今年,今天新聞,又用這些年的積蓄和這套小房子,換了一套90平米的學區房。
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,我想說的是隨著通貨膨脹和經濟發展,房價緩慢上漲是個大概率事件,早買比以后買大概率也是省錢的。
當然這里針對的是無房的剛需族,想一步到位買大房子的或者投資房產的,就不要連累父母了。
另外,先買一個小房子還有一個好處是:不用擔心日后房價上漲太快。就像朋友B那樣,只用承擔40平米的差價就行了,因為即使房價漲,也是普漲。
借錢要還,還要感恩
前面說的借錢買房要考慮自己的工作情況、經濟實力、以及實際需求,接下來規劃君想說,向家人借錢還得考慮家庭關系和情感因素。
首先,借錢要還。
父母攢的錢都是養老錢,都貢獻出來買房了,養老必然會成為一個大難題,所以以后攢錢了要記得還,實在不能及時還,把父母接過去一起住負責養老,也算知道感恩。
其次,借錢不能白借,要還利息。
這里針對的主要不是向父母借錢的情況,而是其他親屬或者是朋友。規劃君接到不少這樣的咨詢,因礙于面子或者血緣關系,迫不得己借給別人錢,不好意思要利息。
借錢在我們中國人的人情世故里真的算是比較難處理的,有這么一句話“欠錢的是大爺,借錢的是孫子”。當別人愿意借錢給你的時候,我們要做個有信用的人,畢竟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嘛。
總之,買房在我們的現實生活里,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,還可能是一個涉及很多情感的家庭問題,希望我們都能處理的好~
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。買房湊首付,六個錢包你用了幾個?